陪伴的價值
- 引弘 楊
- 5月1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小時候爸媽因為想要讓我們過比較好的生活,常常忙於工作,有時候我會被排在優先順序比較後面或者被忘記在某個地方。很小的時候爸媽的餐廳在鎮上小有名氣,我們住在郊區,某天在家附近玩樂回家累了就睡著了,天黑之後起床發現家裡面空無一人,打電話到餐廳找我爸媽,爸媽派二姊回來,二姊拿著一瓶舒跑打開來在床邊一邊喝一邊陪我。等我情緒比較平復之後,她問說「有好一點了嗎?」然後他就繼續回店裡面幫忙。
高中大學有社團、有同儕,一直有樂子的感覺也就忘記了自己害怕的那種孤單感偶爾會來敲門。上了大學、伴侶住在異地,我離家又遠,自己還是會覺得自己有時候被遺落在某個地方的感覺很長發生,他們總是有比較重要的事情要去忙,我得學著獨立,自己搞定大小事情。最近回花蓮之後爸媽忘記了這些片段,有時候以為我還是那個國中剛畢業的青少年,我說要煮點什麼大家一起吃的時候,他們都忘記了我曾經開過一家很像樣的餐廳而且很會煮,挺習慣自己丟在荒郊野外也可以活得好好的。即使到現在,伴侶離得更遠到1萬公里外,偶爾心理面有種不被理解的孤單感還是會造訪。
二月我去上了一個自我成長的課程,在探討「自己如果想要什麼,就給出多一點這種感覺」,非常之不合邏輯,會讓人生氣的那種。缺什麼就補什麼不是更合理嗎?後來我在清晨五點俱樂部學習到了這個不合常理的道理,加入的成員越來越多,大家先是好奇、後來穩定加入,他們的收穫越來越多。我給出了陪伴,而且很大量!我們五點的時候就會開直播,也邀請更多人的如果好奇感興趣也可以加入。這幾天最晚我們有到早上10點多,足足有五個小時,有效率一點的公司其實已經佔掉大半的工時了。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儀式、也沒有教學、有人需要幫忙的時候可以來詢問求助,我只有幫忙開企業號前往一個沒有人煙的星球,然後大家玩玩了我就載大家回地球,簡單不費力,但成員體會到的幫助卻是超乎我預期之外。有些人心情變得非常愉悅、工作壓力反而減少,也有因為這個時段的文字寫作而產生變現效果的。這都發生在我先實踐了「自己如果要想要什麼、就多給出這種感覺」。我也感覺被陪伴到了,而且我還幫助到學員,種下了好種子。這一切的循環很自然,我也在這當中學習到很多、完成更多事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