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喚醒我本來就有的力量

  • 作家相片: 引弘 楊
    引弘 楊
  • 5月16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記錄一下



「清晨五點,一人創業家俱樂部」這幾天發生在我們之間的事情。

我一直都知道,每個人身上其實都有潛力。但這幾天我才真正被我的學員鳳萱深深地提醒,不需要被證明的潛力、不需要被換算成什麼條件,那個瞬間讓我重新對「喚醒」這件事有了更深的感覺。

 

鳳萱的加入有點在我預期之外。我其實一開始是有點擔心的。她非常願意學習新的知識跟技巧,也有某種創業者想要變好的特質,但她的狀態不在我熟悉的預測軌道上。她不是那種一開始就很明確、節奏很清晰、動力很飽滿的人。真要說她為什麼會簽約,應該是她對我有很強的信任感而加入我的孵化器計畫。但我們都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會照著我們的預期前進,簽約後,我們在固定有團體諮詢的時間,每次她都有參加,但她經常說的是:「我覺得自己有點卡。我這禮拜沒有進度。」聽起來不是在抱怨或者找藉口,她就只是很誠實跟我們說她目前的狀態。看著她在那個狀態裡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我也在想可以怎麼幫她,是不是真的能帶她踏出一步又一步?唯一指導原則就是不能放棄任何一個人,至於做了什麼…沒有什麼特別的,我只是持續存在著,陪著她參與每一次諮詢、我的夥伴雋詳會像班主任一樣到處督促學員的進度,我們也陪她慢慢去找到自己的節奏。某次我們私底下聊天她說她其實很想趕快變現,否則即使學費是分期的,她也會怕自己負擔不了,我們就在那前後開啟了「五點俱樂部」的雛形,一切就是來得這麼的突然,不是早就設計好給誰參加的計畫,於是我就每天開著企業號帶大家去寧靜無聲的外太空。


每天五點上線、一起寫作,改縮圖、剪影片,只要能夠讓進度推進的我們都做,試著把那些一直說要做、卻總是拖著的事,放到清晨來做,在這個過程我自己也收穫很多,也改善我自己的拖延症。鳳萱沒有馬上變得超強大、超有成果,但這次她遇到卡關退回去舒適圈。

某天我們下線前,她告訴我她收到她加入課程後應用系統後的第一筆諮詢訂單,她迫不及待跟我分享這個好消息,她終於被看見了、被肯定了。我當下是有點半信半疑,反正就是每天開企業號去外太空,但她確實上軌道了,比我想像的快。但事情還沒完,過兩天她又說成立了一筆訂單,又過了一週又說還有一個人在詢問,可能可以成交,這是什麼髮夾彎劇情!!


昨天的團體諮詢有幾位同學狀態稍微低落,能感覺得出來,他們有些人已經有點半放棄自己了,沒什麼強烈情緒,但我猜他們在想「反正已經付錢了,如果最後沒有成果,也只好認了」的無力。在這種氛圍傳染開來之前,鳳萱開口分享她這段時間的心境轉換,怎麼從「卡住」、「沒進展」、「懷疑自己」到慢慢開始建立生活的紀律,找到可以推動自己的方法。沒有勵志的成功故事,而是她怎麼受到我意志力的驅策而決定一定要下床打開電腦開始寫作。


她讓大家知道她也走過那段很不確定的時間,她稍微走過來了,回頭看,那些當初覺得「完了」的地方,都不是盡頭。她說完之後,整個線上會議室能量改變了,其他同學感覺受到鼓舞,空氣裡有一點點亮起來的感覺,我甚至有點感動到想哭,大家自己被她那份真誠牽動。這對我的課程事業而言是一個多難忘的瞬間。她用她自己的力量,喚醒了自己。


我聽著她昨天的分享心情特別複雜,我原本是那個擔心她、懷疑她能不能有成果的人。但現在看來,反而是她在Hold住全場、在喚醒大家,也喚醒我。


從小到大我們看電影、看勵志書,不乏本來就很有資源、本來就很有自我驅動力的人長成一個大家羨慕的樣貌,但是更多更多的是像我們這樣沒有任何基礎的人,那不被期待、不被看好的人,卻可以做出一點點0到1的成果,這才是真正的奇蹟。


越來越多人覺得好奇來參加,而我就是每天到站牌開企業號載大家,清晨五點俱樂部變成我自己也期待的每日旅程,這也不是什麼成功保證班,旅程中沒有人規定要寫幾字、完成什麼、打幾通電話、看幾本書。我們唯一在做的事情,就是陪彼此把「你覺得最重要的那件事」,放在每天的清晨。有人寫內容,有人整理網站、有人剪影片、記帳、聯繫重要的客戶,有人只是靜靜想清楚今天要怎麼過,沒有誰比較厲害比較對,也沒有人走得比較快,但每一個願意走進來的人,事業生活都開始慢慢有了節奏,有了變化。你的願意,就是喚醒自己的鑰匙。


企業號每日5:00啟航 🚀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陪伴的價值

小時候爸媽因為想要讓我們過比較好的生活,常常忙於工作,有時候我會被排在優先順序比較後面或者被忘記在某個地方。很小的時候爸媽的餐廳在鎮上小有名氣,我們住在郊區,某天在家附近玩樂回家累了就睡著了,天黑之後起床發現家裡面空無一人,打電話到餐廳找我爸媽,爸媽派二姊回來,二姊拿著一瓶...

 
 
 
執行目標取代績效目標

一人創業奈米狀態的時候最自由,也最不知道做些什麼可以讓自己的事業獲得拓展的機會。外顯的目標訂定之後要想辦法達成才能夠續命,這個月業績50萬、100萬,訂定了才找方法達成。但目標訂定SMART原則把大家害慘的是,有更多人因為這樣而備感壓力,大家常常大膽做夢勇敢許願,但是過幾天...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