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辦法透過AI做出超越你認知的論點
- 引弘 楊
- 6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在AI 生成內容氾濫的時代,基礎內容已經變得毫無價值」
這個概念從國外翻譯過來台灣之後一陣延燒。基礎內容的死亡已經是進行式。以前要在電腦前絞盡腦汁、假裝打掃房間一整天、查許多的資料才能夠勉強擠出一篇文章。
時下最流行的是「要做___事情,有___3,5,7,10__件事情你一定要注意,尤其是最後一項,一定要聽到最後」,模版訓練出來的文章,這樣的文案、腳本風格,在現在這個時代AI下一次指令它就會幫你生成,全世界進入知識的內卷時期。隨便就可以產文對別人指點給意見,反正又不是大家都會發現我是AI寫的,也可以無限生成這樣的內容。產出十倍百倍的內容更容易,但別人也會這麼做,又變得不特別了
AI時代,勝出關鍵在洞見
AI可以讓模型訓練寫手的內容並依照某人的風格改寫,過去那些觸爛的寫手,文章風格鮮明、更容易被拆解模仿,連標點符號的風格都可以內卷。但是說真的,人們沒有辦法透過AI做出超越你認知的論點。他們之所以變成人人都知道,是因為洞見,而不是形式。
淺碟好還是扎深好
我在跟學員簽約之前我會問對方有沒有學過什麼類似的網路行銷工具,都是去上過抖音、短影音課程,學到定位模版、拍片技巧、腳本公式、內容九宮格之類的技巧,他們學的是表象的技術還是想扎實累積的策略,未來當講師、當顧問,就會呈出那樣的風格,不僅容易模仿、暴露淺碟的知識,這樣的學員訓練起來我們彼此都特別辛苦。都是表象的技能、淺碟知識,時代過了就淡出。
相較於定位模版與公式,比較合適的方式是純客製化規劃變現模式,理解到這些未來的講師顧問問一些深層動機、個人特質、根深蒂固的信念、價值觀等等不可量化的關鍵。因為這些才夠獨特、又不勉強人們被套入框架中,同時AI進入寫作與創作系統時如虎添翼,而不是創造出更多無用宇宙垃圾。
Comments